18564280928
巖石按堅固性分級
按巖石堅固性分級的方法,是20世紀20年代蘇聯學者普洛吉亞柯夫(普氏)提出來的。他經過長期的研究建立了一種巖石堅固性的抽象概念,即巖石的堅固性是鑿巖性、爆破性和采掘性等的綜合,也是巖石物理、力學性質的體現。巖石堅固性在各種方式破壞中的表現是趨于一致的,例如,某種巖石在各種破壞條件下,若難以鑿巖,也難以爆破、難以崩落和破碎等。普氏用巖石強度、鑿巖速度、鑿碎單位體積巖石所消耗的功和單位炸藥消耗量等多項指標來綜合表征巖石的堅固性,并按巖石堅固性系數值的大小將巖石分為10個等級,如表2-3所示。由于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普氏當年采用的多項指標已經不適用,只剩下一個靜載抗壓強度指標沿用至今,即現在的普氏堅固性系數值直接用巖石的單軸抗壓強度來確定。
表2-3普氏巖石分級簡表
普氏堅固性系數可由下式計算:
(2-5)
式中f—普氏堅固性系數;
R—巖石的單軸抗壓強度,MPa。
普氏巖石堅固性分級方法抓住了巖石抵抗各種破壞方式的能力趨于一致的這個主要性質,并從數量上用一個簡單明了的巖石堅固性系數廠表示這種共性,所以在工程爆破中被廣泛采用。但是,由于巖石堅固性這個概念過于概括,因而只能作為籠統的、總的分級依據。實際上有些巖石的可鉆性、可爆性和穩定性并不趨于一致,有的巖石易于鑿巖,難爆破;相反,有的巖石難鑿巖,易爆破。而且,以小塊巖石試件的靜載單向抗壓強度來表征巖石的堅固性是不妥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