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面爆破就是沿邊界線鉆鑿一排較密的平行鉆孔,往孔內(nèi)裝入少量炸藥,在主爆孔爆破之后再進(jìn)行起爆,從而沿密集鉆孔形成平整的巖壁。圖7-9所示是某鐵礦采用光面爆破法清理邊坡的示意圖。

圖7-9 用光面爆破清理邊坡
1-光面孔;2,3-輔助孔
首先,用150型潛孔鉆機(jī)沿邊界線打一排較密的光面炮孔,其孔徑為150mm,孔距為1.7 -2. 0m,傾角75°,斜長16. 5m。在光面孔距離臺階坡面大于2.5m的地方,再適當(dāng)布置一些輔助鉆孔,使光面鉆孔排與輔助鉆孔排的間距為2.0 -2.3m。而后,往光面孔內(nèi)裝入比孔徑小的細(xì)藥卷,線裝藥密度為1. 5kg/m,在藥包與孔壁之間沿徑向和軸向方向上都留有空隙,平均裝藥量為1. 3kg/m。輔助孔按3kg/m的線裝藥密度裝藥,并適當(dāng)增加底部裝藥量。起爆時,輔助孔先爆,間隔50ms后光面孔再爆。這樣,爆破后坡壁面平整,不平整度僅為10 - 20cm,壁面上留有半個光面孔。
采用光面爆破時,應(yīng)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合理選擇爆破參數(shù)。光面爆破的參數(shù)選擇與預(yù)裂爆破很類似,不過由于光面爆破是最后起爆,受巖石的夾制作用較小些,所以參數(shù)也就比較大。根據(jù)經(jīng)驗(yàn),光面爆破的最小抵抗線一般是正常采掘爆破的0.6 -0.8倍,間距是自身抵抗線的0.7-0.8倍,即:
W
G=(0.6 -0. 8)W (7-26)
a
G= (0.7 -0.8)W
G (7-27)
式中 W
G-光面爆破的最小抵抗線,m:
W-正常采掘爆破的最小抵抗線,m;
a
G -光面爆破的鉆孔間距,m。
光面爆破的孔徑一般等于正常炮孔作業(yè)的鉆孔直徑,若條件允許時宜取小一些的值。其不耦合系數(shù)同樣在2-5范圍內(nèi),線裝藥密度通常為0.8-2.0kg/m。表7-8列舉了國外不同炮孔直徑時的光爆參數(shù),供使用時參考。
表7-8國外不同炮孔直徑時的光爆參數(shù)
孔徑/mm
|
線裝藥密度/kg·m-1
|
炸藥類型
|
最小抵抗線/m
|
炮孔間距/m
|
50
|
0. 25
|
占利特
|
1.1
|
0.8
|
62
|
0. 35
|
納比特
|
1.5
|
1.0
|
75
|
0.5
|
納比特
|
1.6
|
1.2
|
87
|
0.7
|
狄納米特
|
1.9
|
1.4
|
100
|
0 9
|
狄納米特
|
2.1
|
1.6
|
125
|
1.4
|
狄納米特
|
2.7
|
2.4
|
150
|
2.0
|
狄納米特
|
3.2
|
2 4
|
200
|
3.0
|
狄納米特
|
4.0
|
3.2
|
(2)妥善進(jìn)行裝藥與起爆。光面爆破用的炸藥最好也是爆速低、傳爆性能好的炸藥,我國一般用巖石炸藥或銨油炸藥。藥卷盡量固定在鉆孔中央、使周圍留有環(huán)形空隙等這些方面的要求與預(yù)裂爆破相似,與預(yù)裂爆破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在起爆時間上。光面鉆孔的起爆時間必須遲于主炮孔的起爆時間,通常是滯后50 - 75ms。至于光面鉆孔的起爆方式,為了使光面孔同時起爆,最好也是采用導(dǎo)爆索起爆。
(3)控制最后幾排的爆破。光面爆破的作用主要是形成平整的壁面,其并不能抵制或反射正常主炮孔爆破的地震效應(yīng),所以臨近邊坡時最后幾排鉆孔的裝藥量和抵抗線都應(yīng)減小。最后幾排孔最好是采用緩沖爆破。
(4)嚴(yán)格施工要求。光面鉆孔的施工同樣也要做到“平”、“正”、“齊”。特別是在邊界平面的垂直方向上,鉆孔偏差不許超過±(15 - 20) cm,否則壁面很難平整。
總之,光面爆破和預(yù)裂爆破有很多相似之處,其根本區(qū)別在于起爆時間。光面爆破孔距較大,穿孔工作量相對少一些,但其降震效果不如預(yù)裂爆破。所以,臨近邊坡的爆破可以概括為:微差爆破是基礎(chǔ),臨近邊坡宜采用“緩沖爆破”,重要地段采用預(yù)裂爆破,清理邊坡應(yīng)采用光面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