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 裝藥量計算和炮孔布置參數
為了減少路塹邊坡及基底的破壞、避免巖石飛散、取得所要求的巖石塊度、充分利用炮孔容積,可按巖石可爆性和路塹深度選擇炮孔的裝藥直徑d,一般為60 - 160mm。
裝藥長度L應采用如下數值(裝藥炮孔直徑的倍數):當d= 146 - 160mm時,100d≥L≥30d;當d =60 - 105mm時,8d≥L≥40d。
炮泥長度(炮泥為炮孔巖粉時)不應少于22d。當有條件約束爆破飛石時,為了破碎堅固的巖石及降低路塹圍巖的破壞,炮泥長度可減至10d以內;當爆破飛石和巖石爆堆無特殊要求時,炮泥長度可提高到40d。垂直炮孔的超深,一般情況下取(8-10)d或(0.3 -0.4)W或炮孔間距a的值。
當炮孔布置為矩形、裝藥長度和裝藥直徑為最優時,其爆孔間距a可按式(7-28)確定:
(7-28)
式中p-每米炮孔裝藥量,kg/m;
q-單位炸藥消耗量,根據巖石種類和性質選取,kg/m 3。
在下述情況下,q值的選取原則為:
(1)當爆破的巖石容易破碎時,不管巖石屬于什么級別一律取小值,如嚴重風化的板狀巖石、薄層裂隙發育的巖石、有明顯節理和片理的巖石及硅化性強的巖否。
(2)當爆破的巖石破碎性中等、黏性不大時,取大值。
(3)當裝藥長度L>60d時,可在炮孔下部裝填威力大、密度高的炸藥,其裝藥長度不應小于下限的0.6倍,這個下限是指通過技術經濟計算、采用混合炸藥最為有利的一個裝藥長度下限。
炸藥消耗量應按照打眼時所確定的巖石性質和第一次爆破的效果來確定。
爆破工作應先在一段路塹中進行,這段路塹一般應該滿足電鏟工作3 -4個班。主要炮孔在路塹橫斷面上的排數,按式(7-29)計算:
(7-29)
式中N――主要炮孔的排數;
B――路塹在路基主平面上的水平寬度或在被爆破巖層水平上的寬度,m。
在計算排數N時,應調整孔距a的值,使最邊上一排的主要炮孔裝藥恰恰落在路塹坡基上。
在深度超過4 -6m的路塹中,當邊坡斜率小于1:0.2時可不用光面爆破,除主要炮孔采用松動爆破外,還需在路塹斷面處打很多斜坡炮孔,用以松動巖石、減少邊坡的修整工程量,如圖7 -11所示。斜坡炮孔的布置在斜坡率為1:0. 33以內時,應傾斜布孔;斜坡大于上述值時,應垂直布孔。在路塹橫斷面上,當炮孔排列為偶數、在縱向排列上又要求微差爆破時,中間兩排炮孔應靠近一些布置。
圖7-11 斜坡炮孔在路塹剖面圖上的布置
(a)垂直布孔;(b)傾斜布孔
每一炮孔的裝藥量Q按式(7-30)計算:
(7-30)
式中Li――同一裝藥密度段的長度;
L1――炮泥長度;
L2――超鉆深度;
L3――炮孔深度;
Pi――同一裝藥密度每米炮孔裝藥量;
m――不同炸藥密度的裝藥段數;
H――臺階高度或被爆層高。
在開挖路塹時,若巖石為弱膠結的水平巖層或在路塹底板水平上有~夾層,可不打超深鉆。
2 微差爆破的參數和計算
根據路塹的開挖和爆破工藝,需采用下列主要的炮孑L裝藥方式和微差爆破方案。
(1)縱向順次微差爆破方案。如圖7-12所示,該方案適用于在山坡地形一次爆成的、深度小于4m的、用電鏟縱向掘進的路塹和在平坦地段開挖的路塹。
在采用縱向順次微差爆破方案時,相鄰排的炮孔應交錯排列。炮孔之間的設計間距。應取炮孔排距b的1.2 -1.6倍以上(在爆破難破碎的巖石時,取大值)。
(2)橫向順次微差爆破方案。如圖7-13所示,該方案適用于挖掘底面寬度大于10m的路塹和在易破碎巖石中用短段爆破和全寬度掘進的路塹。
圖7-12 縱向順次微差爆破
(a)山坡上的路塹;(b)平坦地段上的路塹
1 -5-爆破各排炮孔的微差起爆順序
圖7-13 橫向順次微差爆破
1-5炮孔的微差起爆順序
(3)V形微差爆破方案。如圖7-14所示,該方案適用于寬度小于10m的、正面短段爆破和全寬度掘進的路塹。
圖7一14 V形微差爆破
1 -7-微差起爆順序
在采用V形微差爆破方案時,炮孔應按方形布置,其正方形邊長為a,除梯形爆破的中間兩排炮孔或構成三角形爆破的三排炮孔以外,上述中間炮孔的排距應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