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炮孔直徑
影響炮孔直徑的因素除了8.1節(jié)中談到的內(nèi)容之外,還有礦床賦存條件。我國炮孔落礦廣泛采用32mm的藥卷直徑,其相應(yīng)的炮孔直徑為38 - 42mm。不少有色金屬礦山也用25 - 28mm的小直徑藥卷爆破,在控制采幅寬度、降低損失貧化方面取得了較顯著的效果。
2 炮孔深度
炮孔深度與礦體、圍巖性質(zhì)、礦體厚度及其邊界形狀等因素有關(guān)。例如,采用淺孔留礦采礦法時,當(dāng)?shù)V厚大于1.5 -2.0m、礦巖穩(wěn)固時,孔深常為2m左右,個別礦山采厚礦體時孔深達(dá)3-4m;當(dāng)?shù)V厚小于1.5m時,隨著礦厚不同,孔深變化在1.0-1.5m之間。在開采薄礦脈時,孔深與孔徑一般取小值。
3 最小抵抗線和炮孔間距
采場淺孔爆破時,最小抵抗線就是炮孔的排距。炮孔間距是指排內(nèi)炮孔之間的距離。這兩個參數(shù)的大小對爆破效果影響很大。一般說來,最小抵抗線越大,炮孔間距也越大,則爆下的礦石大塊率增大。如果最小抵抗線和炮孔間距過小,礦石被過度破碎,既浪費了爆破材料,又給易氧化、易黏結(jié)、易自燃的礦石裝運工作帶來困難。
通常,最小抵抗線(W)和炮孔間距(a)按下列經(jīng)驗公式選取:
W= (25 -30)d (8-8)
a=(1 -1.5)W (8-9)
式中,d為炮孔直徑,m:系數(shù)依巖石性質(zhì)而定,巖石堅硬,取較小值,反之取大值。
4 單位炸藥消耗量
單位炸藥消耗量除與礦石性質(zhì)、炸藥性能、孔徑、孔深有關(guān)外,還與礦床賦存條件有關(guān)。一般說來,礦體厚度越小,孔越深,單位炸藥消耗量越大。表8-9列出的經(jīng)驗數(shù)值是在使用2號巖石銨梯炸藥時獲取的。
表8-9 采取淺孔落礦時單位炸藥消耗量

采礦時,一次爆破裝藥量Q與采礦方法、礦體賦存條件、爆破范圍等因素有關(guān)。由于影響因素多,難以用一個包括全部因素的公式計算,通常只根據(jù)單位炸藥消耗量和欲崩落礦石的體積進(jìn)行計算,即:

(8-10)
式中Q-一次爆破裝藥量,kg;
q-單位炸藥消耗量,kg/m
3;
Bm-礦體厚度,m;
Li-一次落礦總長度,m;

-平均炮孔深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