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区-日本免费乱人伦在线观看-日本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2018-日本免费看视频-超级乱淫伦动漫-超级乱淫黄漫画免费

歡迎來到濟寧和利隆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官網!

服務熱線

18564280928

聯系我們

電話:18564280928
手機:18564280928
郵箱:admin@baidu.com
地址:山東濟寧魚臺縣北環路西首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新聞

第三類危險源的煤礦事故防治探索與實踐

作者: 時間:2019-10-08 10:00

新安煤礦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境內,1978年12月籌建,1988年12月投產,原為高瓦斯礦井,2005年底鑒定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礦井水文地質條件極復雜,年設計和核定生產能力均為150萬噸,是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力生產礦井之一。按照“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生態礦區、義煤江南”的總體發展思路,礦井實現了安全生產持續發展,先后榮獲中國安全文化示范單位、全國煤炭經濟研究先進單位、國家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煤礦、河南省“五優”礦井等多項榮譽稱號。現結合新安煤礦實際談一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徑及做法。
        1  面臨的形勢與亟待解決的問題
        1.1 全國安全生產形勢。
        近年來,我國煤炭行業安全形勢總體向好,百萬噸死亡率由2005年2.811下降到2010年0.749,下降了73%;重特大事故由2005年58起下降到2010年24起,下降58.6%[1],呈逐年下降趨勢,但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仍沒有得到根本遏制,按照海因理希事故金字塔法則,每一起重特大事故背后就預示著有大量的死亡事故、不計其數傷害事故及僥幸事故[2],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1.2 新安煤礦2006年至2010年事故統計分析。
        2006年至2010年新安煤礦共發生各類安全事故123起,實現零死亡,按傷害程度劃分傷亡事故85起,非傷亡事故38起;按事故性質劃分,除2006年有一起因對突出災害研究不深入而導致的掘進工作面小型煤與瓦斯壓出事故外,其余的122起事故均為責任事故,即99.2%的事故均由組織管理或人行為失誤引發。具體數據統計情況見表1。
        經過全礦員工的不懈努力,自2005年以來,礦井消滅了死亡事故,但從礦井實際事故調查統計情況看(表1)“零敲碎打”工傷事故卻仍有發生,不但給企業、員工造成了很大的損失,而且嚴重阻礙了礦井安全生產的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來預防、控制、減少、杜絕“零敲碎打”事故的發生,是擺在礦井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面前的又一難題。
        2  小事故頻發原因剖析
        地質構造復雜、瓦斯含量高、水患威脅嚴重、自動化水平不能達到100%等客觀因素(第一、二類危險源)固然是制約礦井安全發展的勁敵,但正如上述事故統計分析結果所揭示出的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管理體系不完善恰恰是常見的主要或本質事故原因(圖1)。例如危險源風險管理不到位,職工培訓走過場,未能貫徹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重生產、輕安全,重效益、輕管理,違章操作現象時有發生。另外,企業的安全文化氛圍欠佳,安全觀念淡薄。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煤礦安全管理體系的發展完善和效能的發揮,即形成煤礦第三類危險源[3]。
        2.1組織管理欠佳。
        礦井規章制度及考核機制不健全、不完善,或可操作性差,考核流于形式,無法保證制度執行效果。安全培訓任務量大,職工培訓簡單化,達不到增強安全意識、扎實技能本領之目的?;鶎訁^隊主要負責人及部分管理人員沒有真正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重生產、輕安全,一味追求“量”變而忽視安全,措施不落實,現場組織管理混亂,設備設施檢修及日常維護管理達不到安全要求。主管業務部門及監管部門監管工作存在思想松、紀律松、管理松的問題,檢查不及時,使違章行為不能及時得以糾正,加之一些管理人員工作作風不實,責任心不強,不愿下井或下井次數少,對多變的現場作業環境及安全狀況缺乏了解,導致違章指揮。另外,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及追責沒有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一查到底,原因不明、責任不清,甚至部分責任者成“漏網之魚”,加上對處理結果執行落實不力,對群眾及責任者失去威懾力,造成事故教訓不能切膚之痛,深入人心等等。
        2.2個人自主管理松懈。
        美國杜邦公司的一項為期10年的事故統計表明:導致事故發生的因素中,96%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的,只有4%是由不安全環境造成的。職工沒有自主管理意識,不能準確辨識存在的危險,對事故前的異常征兆不能及時發現、作出正確的判斷和反應,盲目蠻干,不能以主人翁精神充當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4],對崗位作業實行高效安排、協調、處理,有意或無意識間進行了違章操作行為,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生。在事故發生后,未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導致事態惡化和擴大。事故教訓吸取不深刻,部分單位存在“避邪”心理,對事故或教訓閉口不提,導致重蹈覆轍的事故時有發生。
     2.3安全文化助力效果彰顯微弱。
        近年來,煤礦大力開展了安全文化推進研究工作,但就目前開展情況看,礦井的表層和中層安全文化建設比較到位,但推廣手段的創新性、適應性不強,沒有很好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本質并內化為全體員工的習慣和行為準則,很好指導生產實踐。尤其是由于文化的“軟”特性,難于測量與評價,基層生產單位對推行安全文化重視不夠,仍停留在應付、空喊口號階段,職工安全理念普遍較淡薄,基本上處于從屬和“要我安全”的被動狀態,遵守規章制度大多是因害怕被處罰,安全第一和安全自律的意識還比較模糊。
        3  本質安全的思考與對策措施
        為有效提升安全水平,消滅“零敲碎打”安全事故,礦井在不斷加大裝備、技術、資金等硬件投入的同時,高度重視安全管理“軟”環境的建設完善,大力開展以人本管理為核心的安全文化研究與培育、營造工作,從精神理念熏陶、制度規范設計、行為激勵與校正、責任落實與追究四方面入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實踐,著力提高組織與行為人在事故鏈中的彈性應對水平,努力消滅第三類危險源,實現礦井本質安全。
        3.1重視精神理念熏陶,全面實施人本管理。
        在安全文化建設中,全面融入感恩文化,培育員工識恩、知恩、感恩、報恩意識,時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形成了以“員工感恩企業、企業關愛員工”為核心內容的安全感恩文化底蘊,在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上形成新的合力。同時,按照“大學生工人化、工人知識化”“請進來、走出去”的創新培訓思路,大力開展中層干部、班組長及業務骨干大中專學歷班達標培訓工作,全面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管理決策水平。
        3.2創新制度規范設計,全面開展流程管理。
        在不斷健全完善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及崗位操作規程的同時,融入“以人為本”理念,逐步形成了以“系統無漏洞、操作無失誤、安全生產高效零事故”三大終極目標,“‘PDCA’安全生產績效持續檢查評價考核”閉合管理運行模式,“組織管理有序、安全文化引領、安全培訓到位、技術裝備可靠、六大系統完善、安全投入充足、工程質量達標、班組建設扎實、監管監督全面、應急管理高效”為核心要素的卓越“310”安全生產管理模式;針對每項要素制訂了切實可行的管理、操作、考核流程,實施礦井全作業過程流程化管理。
        3.3注重行為激勵與校正,全面引入績效管理。
        組織及人的行為失誤是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為此,新安礦按照“獎勤罰懶、風險與效益共存”原則,扎實開展“安全放心”單位創建工作,同時,健全完善了以“安全質量風險抵押考核”為核心的個體安全業績考評體系,干部職工安全誠信度與責任心得到了顯著提升。另外,強力推行“兩述兩化”工作法,大力開展“崗位安全預想預知”活動,充分發揮典型事故案例和“三違”警示教育作用,嚴格執行違章人員班組、區隊、包??剖摇脖O部門安全親情幫教制度,變革以罰代管模式,用“愛心、耐心、恒心”引導每一位職工自主提升安全技能,降低生產成本。
        3.4嚴肅責任落實與追究,全面推進消缺管理。
        一是按照“誰主管,誰負責”、“一崗雙責”、“黨政同責”的原則,狠抓礦、科室(區隊)、班組“三級責任”落實,從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重點人員、重點問題、重點區域、重點設施“六個重點”入手,抓好對“人、物、環、管”的安全診斷與改進,增強風險防范控制能力。二是全面推進“1235”安全閉環管理工程,對照“六個重點”,堅持每周一通報上周隱患排查治理和責任追究情況、周二責任單位隱患自查自糾、周三全礦安全大檢查、周五各系統定期排查工作制度,對物的不安狀態以及人的不安行為實施建檔閉合管理,全面截斷事故鏈。三是抓安全目標管理,層層簽訂安全質量目標責任書,同時,從礦長到職工實行縱向逐級聯保,班組之間以及班組員工之間實行互保,構建“3+2”聯保互保體系。四是嚴格“安全三條高壓線”、“六個就是事故”等涉險未遂事故追查分析制度,以及事故“限額警示金”制度、兩個“四位一體”(職能科室、基層區隊、班組、個人;隊長、書記、跟班隊長、值班隊長)問責制與隱患責任時效追究機制,全面實施事故、重大隱患失查漏檢時效追究,促進安全責任傳遞與有效落實。
        4  現實效果與展望
        通過近三年的實踐和不斷探索,新安煤礦基于三類危險源的認識與防治以及大力開展人本管理為核心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效果,職工安全自律意識與技能得到了顯著提升,安全態度和行為正朝著自主依法依規方向發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從表1中可以看出06、07年居高不下的事故發生量,從08年開始出現了明顯的下降拐點,并延續到2009、2010年,2011年截止5月份礦井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向好,發生事故6起,與2010年同期相比下降40%,安全周期持續拉長。
        5  結論
        基于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新安煤礦關于開展人因管理,全面打造以人本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無事故礦井實踐工作是行之有效的降低事故多發現狀的有效途徑,對煤礦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行業安全形勢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實施評估報告[R],2011.2.
        [2]田水承,李英芹,鄒濤等.淺析煤礦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J].陜西煤炭,2010,(2):9—10.
        [3]田水承,李紅霞等.從三類危險源理論看煤礦事故的頻發[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17(1):11-13.
        [4]彼得·德魯克[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許是祥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