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区-日本免费乱人伦在线观看-日本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2018-日本免费看视频-超级乱淫伦动漫-超级乱淫黄漫画免费

歡迎來到濟寧和利隆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官網!

服務熱線

18564280928

聯系我們

電話:18564280928
手機:18564280928
郵箱:admin@baidu.com
地址:山東濟寧魚臺縣北環路西首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新聞

南屯煤礦沖擊地壓防治技術研究

作者: 時間:2019-10-08 10:00

南屯井田位于山東省鄒城市西部北宿、太平、城關和中心店境內。井田東西長10.5 km,南北寬4.5 km,面積約43.5 km2。其中3煤層分布面積約27.5 km2。九采區位于井田東北部,其范圍東至一 號井東斷層,西到八采區東斷層與七、八采區相鄰。北以皇甫斷層與東灘井田為界,南至3煤層風化露頭。整個采區呈北寬南窄的不規則四邊形,南北長4 750 m,東西寬1100-2600 m,面積約6.5 km2。
  以前開采過程中沒有發生過沖擊地壓,但隨著采深的增加,井田內留下了很多不規則的煤柱,一方面使上覆巖層的空問結構變得更加復雜,另一方 面謀柱上的應力疊加相當于把采深成倍地加大了, 沖擊地壓已經成為深部開采的主要安全隱患。

1  南屯煤礦9304工作面概況 

  93上04工作面位于九采一分區東部,南側為93上02工作面采空區(2006年5月回采結束),北側為93上06工作面(未準備),東部與九采邊界膠帶巷相鄰。地面標高50.11~55.62 m,平均52.87 m。井下標高一480~一650 m,平均一565 m。工作面長度151.2 m,推進長度1 644 m,93上04工作面自2007年2月7日開始回采,工作面采用偽傾斜長壁綜合機械化放頂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采煤法,目前工作面已推進118 m。工作面開采煤層為3上煤層,該工作面范圍內,3上煤層賦存穩定,煤層的厚度3.40~6.70 m,平均5.21 m。煤層結構簡單,煤層傾角4~13°,平均10°,開采煤層3上 普氏系數f=2~3。直接頂為粉砂巖、泥巖,0~ 2.95 m,平均1.55 m;基本頂為中細砂巖互層, 22.40~25.24 m,平均23.50 m;直接底板為粉砂  巖,2.89~5.34 m,平均3.94 m。

2沖擊地壓事故礦山壓力現象 

  2007年3月13日凌晨1時45分,南屯煤礦93上04綜放工作面中間巷發生一起沖擊地壓事故(圖1)。這次事故造成正在中問巷電站附近工作的3名職工受傷,其中1人重傷,2人輕傷。

 

  南屯煤礦沖擊地壓顯現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 一是礦井表現出明顯的動力現象,在巷道的開拓掘 進與工作面生產過程中經常聽到煤炮聲;、二是部分巷道圍巖穩定性較差,巷道支架損壞、底鼓嚴重、兩幫變形量增大,巷道維護困難。通過現場觀測和礦壓資料收集,對南屯煤礦的礦山壓力現象進行了總結,其特點如下:

1)九采區已開采完5個工作面,未發生過沖擊地壓事故,該次事故發生前現場也沒發現應力變化的前兆信息,事故具有明顯的突發性、偶然性。

2)瞬時性。破壞過程持續時間相當短暫,并產生了強烈震動,強大的沖擊波造成了大量煤塵飛揚,發出振動和響聲,巨大的能量在瞬時被釋放。 2007年3月13日1時45分南屯煤礦地震觀測站監 測到的震級為里氏2.8,集團公司礦震觀測臺監測到的震級為里氏2.1。

3)巨大的破壞性。動力現象發生后損壞支 架、破壞巷道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巷道頂底板、兩幫移近量大,巷道破壞較嚴重。93上04中問巷自工作面煤壁向外35~85 m處底鼓,變形量最大1.5 m,兩幫移近量大約1.4 m,13輛電站車被推到煤幫處,約35 m軌道被推到電站車側。93上04回風巷超前支護段12棵單體支柱彎曲、3棵折斷。巷道1處冒頂,冒頂范圍長4 m、寬3 m、高2.3 m。

4)有別于瓦斯突出。在動力現象發生后,通過現場進行瓦斯含量測量發現瓦斯含量沒有明顯增加,這就否定了煤與瓦斯突出的可能性。

3沖擊地壓現象影響因素初步分析 

  隨著南屯煤礦開采深度的逐年增加(目前為685 m),煤巖動力現象逐漸顯現并趨于嚴重。對擊地壓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過系統的分析翻究總結影響南屯煤礦煤巖沖擊現象的主要因素為:    

1)煤(巖)的性質。南屯煤礦煤的沖擊傾向性為強沖擊傾向。    

2)圍巖性質。主要是頂板巖性和厚度及其吞煤層開采后的可冒性,是影響沖擊地壓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基本頂為厚層砂巖或其他堅硬巖層、確板也是堅硬巖層結構的煤層更具沖擊危險性。    

3)開采深度。開采深度愈大,煤體應力愈高,煤體變形和積蓄的彈性能也愈大。南屯煤礦93上04工作面目前開采深度在685 m,具有開采深度大的特點。    

4)地質構造的影響。通常,在地質構造帶日中尚存有一部分地殼運動的殘余應力,形成構造曼力。在煤礦中常有斷層、褶曲和局部異常帶,沖地壓常發生在這些構造應力集中的區域。南屯煤礦  西部基本上是一單斜構造,故垂直和水平應力均,壓應力,最易發生沖擊地壓現象。    

5)采煤方法的影響。采用綜放開采技術進季生產的礦井,其影響范圍大(一般工作面超前承壓力影響范圍達60 m以上),應力絕對值增加但集中程度降低。相對而言,綜放開采工作面的沖擊地壓危險性比單一煤層或分層開采的工作面的擊地壓危險性小一些,但由于其影響范圍大,故工作面周圍的沖擊地壓危險性將會升高。

 6)煤柱的影響。產生應力集中的地點、孤島形和半島形煤柱可能受幾個方向集中應力的疊加作用,因而在煤柱附近最易發生沖擊地壓。南屯煤礦93上04工作面采用3條巷道布置且中間巷沿3上層頂板布置,中間巷與回風巷及運輸巷的距離分別為60,91 m,開采煤層平均厚度5.21 m,所以中間巷與回風巷的煤柱寬度正處在煤柱沖擊危險的臨界寬度范圍內。


   在回采93上04工作面中,中間巷掘進形成很大的支承壓力,如圖2中1號曲線所示。圖3中1 號線是采空區見方期間的應力曲線,2號曲線是基預周期來壓期間的應力曲線,3號線是基本頂巖渤次斷裂階段的應力曲線。

 

  93上04中間巷所處的采動應力場包含沿走向分布超前支承壓力和沿傾向的側向支承壓力。隨著93上04工作面的開采,在不同階段中,圖2的傾向支撐壓力與圖3走向分布的超前支承壓力在一定范范圍內疊加,產生很大的應力,共同作用于中間巷煤巖體上,如果疊加應力值達到沖擊臨界值,則很可能誘發沖擊地壓。

4.沖擊地壓治理的措施 

根據施工技術、現場工作實際、施工觀測記錄和現場勞動組織管理,南屯煤礦建立了具有南屯煤  礦特色的“評價預測、實用解危、效果檢驗、安全研采”四位一體的沖擊地壓防治體系,如圖4所示。

 

4.1  沖擊地壓的評價及預測
  根據對南屯煤礦實際情況的分析和目前預測預報的研究成果,該礦采取了煤巖體沖擊傾向鑒定、煤層壓力一變形觀測、數值計算、綜合指數計算、煤粉鉆孔、電測輻射監測等方法進行了沖擊地壓的評價及預測,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4.1.1  煤巖體沖擊傾向鑒定
  判別煤層和圍巖沖擊傾向的強弱,是預測和防治工作的基礎。沖擊傾向性是煤巖介質產生沖擊破壞的固有能力或屬性,是沖擊地壓發生的必要條件。根據煤科總院北京開采所巖石力學實驗室對南  屯煤礦3.煤層沖擊傾向性進行的鑒定結果,判定南屯煤礦3.煤層具有強沖擊傾向性。

4。1.2綜合指數法
  綜合指數法是在分析各種采礦地質影響沖擊地壓發生因素的基礎上,確定采掘工作面周圍采礦地質條件的每個因數對沖擊地壓的影響程度,以及確定各個因數對沖擊地壓危險狀態影響的指數,將其綜合起來就可以形成沖擊地壓危險狀態等級評定的綜合指數法。沖擊礦壓危險狀態是隨著采礦地質條件的變化而在時間和空問上發生變化的,綜合考慮南屯煤礦的實際情況,得出確定沖擊地壓危險程度的綜合指數為0.84,有強沖擊危險;下一步工作面的開采工作應與該危險狀態下的沖擊地壓防治措施一起進行。

4.1.3•鉆屑法及電磁輻射監測法
  預測沖擊地壓的常規方法主要根據2個條件,一是煤的沖擊傾向,二是支承壓力帶特征,即支承  壓力峰值大小及其距煤壁的遠近。如果支承壓力參數達到臨界值,并且煤層又具有沖擊傾向,那么沖擊地壓就有可能發生。而支承壓力帶參數的測定,一般多采用鉆屑法探測。煤巖體的受載變形破壞過程及原巖應力區的重新分布變化,一般采用電磁輻射技術探測。此2項預測預報方法在該礦局域性沖擊地壓危險預報中得到廣泛應用。

4.2實用解危措施
  煤礦沖擊地壓防治措施的主要原則是及時查明沖擊危險煤層,及時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包括區域性防范措施和局部性解危措施。該礦在區域性防范措施中主要采用了煤層注水,在局部性解危措施中主要采用了卸壓爆破、鉆孔卸壓等方法。
 
4.2.1  煤層注水
  煤層注水可以使煤的結構發生改變,降低煤體的強度;使得煤體積蓄彈性能的能力下降,以塑性變形能方式消耗彈性能的能力增加。通過現場礦壓觀測記錄的數據可知:煤層注水后,工作面支承壓力的峰值降低,應力集中系數明顯降低,頂板下沉速度明顯增加,煤層的普氏系數降低,塑性增加。煤層注水可有效防治和減弱沖擊地壓的危險性。結合93 上04工作面的實際生產和管理情況,煤層注水采用與工作面煤壁平行的長鉆孔高壓注水法。注水和采煤工作基本保持同步作業,但一定保證注水的超前時間應低于3個月,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注水效果會降低。這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機械,而且注水工作可在沖擊地壓危險區域外進行,比較適合該礦這種具有強沖擊傾向的復合煤層。

4.2.2  卸壓爆破
  卸壓爆破是對電磁輻射技術和鉆屑法確定的沖擊危險煤體,采用爆破的方法減緩其應力集中程度的一種解危措施。卸壓爆破屬于內部爆破,主要作用是使煤層產生大量裂隙,使煤體的力學性質發生變化,彈性模量減小,強度降低,彈性能減少,局部解除沖擊地壓發生的強度條件和能量條件。在實施卸壓爆破前必須先進行鉆屑法檢測,確認有沖擊地壓危險時才能進行卸壓爆破,爆破后還要用鉆屑法檢查泄壓效果,此方法在該礦得到具體應用。

4.2.3  鉆孔卸壓
  采用鉆孔卸壓可以釋放煤體中積聚的彈性能,消除應力升高區。頂板巖層作用在煤體上,工作面前方煤體所受的壓力將有比較大的升高,而鉆孔卸壓通過鉆孔使原來作用于周邊圍巖的高應力向卸壓區以外的巖體深部轉移。鉆孔卸壓的實質是利用高應力條件下,煤層中積聚的彈性能來破壞鉆孔周圍的煤體,使煤層泄壓、釋放能量,消除沖擊危險。該礦鉆孔卸壓施工方式為:采用TXU一75型鉆機打卸壓鉆孔,采用長1.5 m的鉆桿,鉆頭直徑115m m,鉆孔以3 m的間距布置,孔深10 m,孔距底板1.2 m左右,單排布置,鉆孔方向與巷道煤幫垂直。此種方法在該礦也得到了具體應用。

4.3沖擊地壓治理效果檢驗
  對于沖擊地壓解危措施效果檢驗主要是利用電磁輻射法和鉆屑法

4.3.1  鉆屑法
  煤的沖擊傾向性和支承應力帶特征是預測沖,地壓的主要依據。煤的沖擊傾向性是煤(巖)一
產生沖擊破壞的固有屬性,可由實驗室測定。支承壓力分布帶特征,即支承壓力峰值大小及其距煤的遠近,支承壓力帶參數的測定,一般可采用鉆屑;探測。如果支承壓力指數達到臨界值,且煤層又有中等以上沖擊傾向性,沖擊地壓就可能發生。操作中如果檢測到的煤粉量超過以上臨界指標,或, 現卡鉆、吸鉆、異響等動力現象,應認為煤體處于臨界危險狀態,必須立即采取解危措施。

4。3。2  電磁輻射監測
  煤巖電磁輻射是煤巖體受載變形破裂過程中向外輻射電磁能量的一種現象,與煤巖體的變形破裂
過程密切相關。掘進或回采空間形成后,工作面媒體失去應力平衡,處于不穩定狀態,煤壁中的煤體必然要發生變形和破裂,以向新的應力平衡狀態過渡;煤體中的瓦斯也失去動態平衡,在瓦斯壓力梯度的作用下,沿煤體中的裂隙向工作面空問涌出這2種過程均會引起電磁輻射。電磁輻射信息綜合反映了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等煤巖災害動力現象的主要影響因素。其中,電磁輻射強度主要反映了煤巖體的受載程度及變形破裂強度,脈沖數主要反映了煤巖體變形及微破裂的頻次。操作中,輻射的脈沖數及強度臨界值應根據測試地點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設定。

5  結  論 
  通過理論學習和現場實踐,提出實用的沖擊地壓的評價及預測方法、實用解危措施和相應沖擊]
壓治理效果檢驗措施以及沖擊地壓應急預案。通過生產實踐證明,這些方法和措施具有良好效果,j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具有南屯煤礦特色的四位一體的沖擊地壓防治體系,在93上04工作面生產期問有發生造成人員傷亡的沖擊地壓事故,保證了有沖擊傾向復合煤層的安全開采。

參考文獻:
[1]  姜福興,楊淑華,xun Luo.微地震監測揭示的采場圍巖空 間破裂形態[J],煤炭學報,2003(4).
[2]  李世愚,和雪松,張少泉,等.礦山地震監測技術的進展及最新成果[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