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濾膜溶解涂片法
1)原理
采樣后的濾膜溶解于有機溶劑中,形成粉塵粒子的混懸液,制成標本,在顯微鏡下測定。
2)試劑和器材。
①醋酸丁酯(化學純);②瓷坩堝(25 ml)或小燒杯(25 ml);③玻璃棒;④玻璃滴管或吸管;⑤載物玻片(75 mm×25 mm×1 mm);⑥顯微鏡;⑦目鏡測微尺;⑧物鏡測微尺。以上器材在使用前必須擦洗干凈,避免粉塵污染。
3)操作步驟
(1)將采用粉塵的濾膜放在瓷坩堝或小燒杯中,用吸管加入1~2 ml醋酸丁酯,再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制成均勻的粉塵混懸液,立即用滴管吸取一滴,滴于載物玻片上,用另一載物玻片成45°角推片,貼上標簽、編號、注明采樣地點及日期。
(2)鏡檢時如發現涂片上粉塵密集而影響測定時,可再加適量醋酸丁酯稀釋,重新配制標本。
(3)制好的標本應保存在玻璃平皿中,避免外界粉塵的污染。
(4)在400~600倍的放大倍率下,用物鏡測微尺校正目鏡測微尺每一刻度的間距,即將物鏡測微尺放在顯微鏡載物臺上,目鏡測微尺放在目鏡內。在低倍鏡下(物鏡4×或10×),找到物鏡測微尺的刻度線,將其刻度移到視野中央,然后換成測定時所需倍率,在視野中心,使物鏡測微尺的任一刻度與目鏡測微尺的任一刻度相重合。然后找出兩尺再次重合的刻度線,分別數出兩種測微尺重合部分的刻度數、計算出目鏡測微尺一個刻度的間距。
(5)分散度的測定。取下物鏡測微尺,將粉塵標本放在載物臺上,先用低倍鏡找到粉塵粒子,然后用400~600倍觀察。用目鏡測微尺無選擇地依次測定粉塵粒子的大小,遇長徑量長徑,遇短徑量短徑。至少測量200個塵粒,按表8-2記錄,算出百分數。
(6)對可溶于有機溶劑中的粉塵和纖維狀粉塵本法不適用。采用自然沉降法。
2.自然沉降法
1)原理
表8-2 粉塵數量分散度測量記錄表
將含塵空氣采集在沉降器內,使塵粒自然沉降在蓋玻片上,在顯微鏡下測定。
2)器材
①格林沉降器;②蓋玻片(18 mm×18 mm);③載物玻片(75 mm×25 mm×1mm);④顯微鏡;⑤目鏡測微尺;⑥物鏡測微尺。
3)操作步驟
(1)將蓋玻片用鉻酸洗液浸泡,用水沖洗后,再用95%酒精擦洗干凈。然后放在沉降器的凹槽內,推動滑板與底座平齊,蓋上圓筒蓋以備采樣。
(2)采樣時將滑板向凹槽方向推動,直至圓筒位于底座之外,取下筒蓋,上下移動數次,使含塵空氣進入圓筒內,蓋上圓筒蓋,推動滑板至與底座平齊。然后將沉降器水平靜置3h,使塵粒自然降落在蓋玻片上。
(3)將滑板推出底座外,取出蓋玻片貼在載物玻片上,編號,注明采樣日期及地點。然后在顯微鏡下測量。
(4)粉塵分散度的測量及計算與濾膜溶解涂片法分散度的測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