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礦爆破高溫預防
作者: 時間:2019-10-08 10:00
硫化礦中除藥包自爆外,還有高溫爆破的危險。黃鐵礦和磁黃鐵礦強氧化放出的熱量使爆破區的礦石和空氣溫度一般在32 - 37℃之間,最高達60℃;炮孔溫度一般為60 - 120℃,孔底最高溫度高達200℃,爆炸材料在炮孔內受高溫的影響,結構性能將發生變化、感度提高,在溫度超過爆炸材料的臨界溫度時會發生爆炸事故或者因性能變化使拒爆率提高,給爆破安全工作帶來嚴重威脅。因此,根據不同的炮孔溫度采用不同的爆破器材和不同的措施是很重要的。
溫度對爆破器材有很大影響。將100發雷管在一定溫度下連續受熱48h,把其中某一發發生爆炸的最低溫度作為雷管的自爆臨界溫度。經大量試驗,普通工業雷管的自爆臨界溫度一般在100 - 110℃之間。
溫度超過100℃時,普通雷管會發生爆炸;溫度低于100℃時,普通工業雷管的沖擊摩擦感度、發火電流和電橋完好率也會發生變化。當溫度為30℃時,沖擊試驗的爆炸率為20%;溫度為80℃時,爆炸率提高到90%;溫度低于70℃時,保持恒溫17h以內,電橋完好率為100%;溫度為80 - 90℃時,保持恒溫24h后,電橋完好率只有43.5%。溫度增高,最小發火電流下降,對雜電、靜電的敏感度也將提高。
溫度對延期雷管也有很大影響。用導火索作延期件的秒延期雷管,當溫度為50℃時,保持恒溫30h后發火率為31. 2%;100℃時,保持恒溫30h后發火率僅為6%。
導爆管在50 - 100℃時變軟,強度降低,而且容易穿孔,會影響秒量精度,出現串段現象。
硝銨類粉狀炸藥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提高,在高溫炮孔中,炸藥不但容易吸收礦石和空氣中的水分,而且也容易加速分解造成燃燒事故。
預防硫化礦高溫引起的早爆措施有:
(1)裝藥前三天準確測量炮孔底(或藥室)的溫度,并進行登記。
(2)雜散電流超過10mA時,應采取防雜散電流措施或采用非電起爆。
(3)孔底溫度低于80℃時,可用各種炸藥爆破;孔底溫度高于80℃時,不應使用硝銨炸藥、銨油炸藥、銨松蠟和銨瀝蠟炸藥,應使用抗水硝銨炸藥等防水炸藥;孔底溫度高于140℃時,只能使用耐溫炸藥。
(4)孔底溫度為60 - 80℃時,只準使用瀝青牛皮紙包裝炸藥;孔底溫度為80 - 140℃時,必須用石棉織物或其他耐高溫的包裝材料包裝炸藥,炸藥不得與孔壁接觸;溫度低于60℃時,可用普通牛皮紙包裝。
(5)孔底溫度低于80℃時,可用銅、鐵、鋁雷管起爆;溫度為60 - 80℃時,自向孔內裝藥至爆破時間不得超過1h;溫度為80 - 140℃時,只能采用防熱處理的黑索金導爆索起爆,自裝藥至起爆的時間應經模擬試驗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