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基本情況
該井實施壓裂施工,下入壓裂管柱如圖2-11所示。在壓裂加砂后期發生砂堵,放壓后,在壓裂管柱內下連續油管遇阻,沖洗無進尺。且壓裂管柱卡鉆,倒扣起出后發現有5根油管被嚴重擠扁,成麻花狀。
圖2-11 壓裂管柱
2.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發生經過
壓裂前,旋轉坐封封隔器,坐封負荷120kN。井口安裝KQS105/78型采氣樹。
實施壓裂施工中,試擠最高壓力達66MPa時,套管少量返水。停泵后套管打平衡壓20MPa。壓裂時最高壓力95MPa,共打入壓裂液145m3,陶粒6.5m3,套壓在壓裂期間基本穩定在55MPa,加砂后期顯示砂堵跡象,停止壓裂。此時油壓60MPa、套壓55MPa。
隨即打開地面旋塞閥放噴,壓裂液強烈噴出,井口伴有一聲巨響,放噴出口流量迅速減小。
次日連續油管下至42. 1m遇阻,上下活動三次,并進行正沖洗,泵車壓力24MPa,返液出口無砂粒,無進尺。起出連續油管,觀察連續油管管頭被擠扁,如圖2-12所示。套管試壓15MPa,油管無液返出。
拆井口采氣樹后上提管柱,管柱上行6cm,懸重上升至600kN(原懸重400kN),判斷管柱遇卡,井內油管發生變形,決定對該井井內管柱進行處理。
圖2-12 連續油管管頭被擠扁
2)事故原因分析
(1)首先采用懸塞閥控制放壓是十分錯誤的。
(2)油管高壓60MPa、套管高壓55MPa,必須控制緩慢放壓。且當油壓低于套壓后,控制油、套同時緩慢放壓。由于采用了懸塞閥,不可能做到緩慢放壓。這樣油管內從高壓瞬間釋放,再加上油管外,高套壓作用,形成強壓差,將油管擠扁就不足為怪了。
3.處理措施
(1)倒扣。
上提負荷10kN,倒扣起出油管掛1個,D88.9mm外加厚油管3根。
(2)采用磨銑磨接箍,套銑磨油管本體的方式處理變形油管。
下入底部帶D118mm×0.23m平底磨鞋,正循環磨銑,進尺2.0m。嚴格控制鉆壓,詳細記錄進尺情況,確定接箍磨掉后,下入D118mm×10m套銑筒正循環套銑,最后下入母錐打撈變形油管。打撈期間始終盯緊魚頂,當魚頂判斷不清時及時打鉛印,為工具及打撈方案提供依據。此時魚頂深度為223. 46m,共打撈出5根變形油管。
(3)對扣、沖洗。
下入D88. 9mm外加厚油管機械旋轉對扣后,下螺桿筆尖進行油管內沖砂,有陶粒返出。
(4)打撈、整體解卡。
下入可退式打撈錨,打撈深度223. 46m,在0~700kN范圍內反復活動后解卡,起出井內剩余油管及井下工具。
(5)測井。
套管試壓,泵壓20MPa,30min,壓降0MPa,試壓合格。證實該井套管完好,事故處理完畢。
4.案例提示
(1)通過事故發生的經過及先期的施工確認,對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認真分析,確定了井下管柱遇卡的原因,認定了井內存在變形的油管。
(2)事故處理過程中,準確核實下井管柱深度,隨時對井下魚頂打鉛印進行確認,保證了打撈施工的順利進行。
(3)對于井內變形油管,采用磨銑磨接箍,套銑磨油管本體的方式處理變形油管,成功地對變形油管進行了打撈。
(作者稿費要求:需要高清無水印文章的讀者3元每篇,請聯系客服,謝謝!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