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4280928
1.基本情況
1)基本數據
井身及壓裂井段數據見表2-21。
表2-21 套管程序及壓裂層段
對13#、14#小層射孔后,常規方式投產無產能。注灰塞2820.00m。上返9#、10#、11#小層,常規方式投產也無產能。經油藏分析,主要原因為儲層物性差,決定對9#、10#、11#號小層進行壓裂改造。
2)作業目的
壓裂管柱結構,如圖2-23所示。
圖2-23 壓裂管柱結構示意圖
2003年6月2日,進行壓裂施工,排量0.5m3/min,壓力上升到50MPa,地層基本無吸收量,未能壓開地層,壓裂失敗。
2003年6月6日,起出原管柱檢查合格,重新下壓裂管柱后再次施工,排量0. 5m3/min,壓力上升到50MPa,地層基本無吸收量,未能壓開地層,壓裂失敗。
經分析,決定對壓裂井段采取重新補孔、多次連續高壓脈沖波沖擊加載壓裂、酸預處理等措施,降低油層破裂壓力,從而實現油井壓裂。
2.監督要點
重點加強對地層預處理,改善壓裂前地層的吸水能力,降低破裂壓力,完成對油井的壓裂作業。
(1)監督對壓裂井段重新射孔,降低炮眼摩阻。
(2)高壓脈沖加載壓裂。
(3)酸液預處理地層。進行酸溶性試驗,確定合適酸液。
(4)監督最后一次全部壓裂過程。
3.過程監督
1)原井段補孔
由于射孔時沒有準確考慮孔眼相位角和最小主應力方向的對應關系,造成孔眼與裂縫方向垂直或呈較大角度,壓裂時會產生比較嚴重的裂縫彎曲現象,導致近井摩阻成倍增加,從而造成啟裂泵壓或施工泵壓很高,甚至導致施工失敗。為此,可借助小型測試壓裂工藝,在主壓裂前測出孔眼摩阻、近井裂縫彎曲摩阻等參數,并由此判斷產生高壓的原因,進行相應的補孔作業,降低壓裂啟裂泵壓和施工泵壓。
2)多脈沖加載破巖啟裂
以多種不同燃速復合壓裂藥優化組合匹配,使其燃燒產生的大量高溫高壓氣體,通過特殊控制技術有序釋放,形成多個高壓脈沖波(多個峰值壓力),通過射孔層段的孔眼通道進入地層,對地層實施多次連續高壓脈沖波沖擊加載壓裂,使地層產生多裂縫體系,大大提高溝通天然裂縫的幾率,降低地層啟裂壓力。
3)酸化預處理
由于埋藏較深,一些壓裂井啟裂泵壓高是由于在鉆井、完井、作業、生產等過程中的近井地帶嚴重污染造成的,對于這種情況,可在壓裂前進行酸化預處理,在酸化前必須進行酸溶性實驗評價和酸液類型優選。酸蝕實驗結果如圖2-24所示。
圖2-24 酸蝕實驗結果
歐50-25井酸巖反應不強,三種酸溶蝕率均在20%以下,其土酸溶蝕率最高,其次為鹽酸,硝酸最弱,在預處理中應采用土酸為主體酸。酸化施工程序見表2-22。
表2-22 酸化施工程序表
4)壓裂施工
8月份進行壓前重新補孔、多脈沖加載破巖啟裂試驗、壓前酸化預處理,并進行泵注測試如圖2-25所示,8月28日進行壓裂。施工共加入大明中密陶粒13m3,液量112. 4m3,施工壓力走勢:71MPa→65 MPa→62MPa→64 MPa→70 MPa;排量變化:3.8m3/min→4.1m3/min→3. 6m3/min,平均砂比16. 2%。
圖2-25 泵注測試
9月4日投產,壓后初期日產油1. 3t,水7.2m3,最高日產油3. 6t。目前累計產油50t,水102m3。
4.案例提示
(1)油井壓裂是最重要的增產措施之一,獲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①對目的層、相鄰層的深刻認識。
②本區域地質壓裂數模試驗結果。
③井筒、井口、管柱及使用物料的可靠性。
④精準的壓裂設計,可信的推薦參數。
⑤壓裂設備、管路完好。
⑥施工隊伍、輔助施工隊伍磨合好,動作一體。
⑦嚴格按設計施工,按預案處理異常狀況,監督人員在關鍵工序時在現場。
(2)本次作業,由于對油層認識不足而失利,重新進行射孔、酸化預處理后,再次壓裂成功。
(作者稿費要求:需要高清無水印文章的讀者3元每篇,請聯系客服,謝謝!在線客服:)